搜索

    您的关键词

    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政策研究 - 正文

     

    决策参考

    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

    贵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 主编                            2012年6月


    

       编者按:3月22日至23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

    近期,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根本出路,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证,把监测评估作为重要载体,把创新引领作为重要源泉,把对外开放作为重要途径。

    本期《决策导参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情况;二是根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所“985工程”高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了上述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推出的系列举措,供各位领导参考。

     

    目  录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

     

    2、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所“985工程”高校近期提高教育质量的相关举措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强调

    转变观念 真抓实干 开拓进取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

         

           3月22日至23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

      袁贵仁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发展有序推进,出现很多新变化、新气象。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不断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深入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袁贵仁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牢牢把握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以思维方式、工作重心、工作模式的转变,从思想观念、时间精力、改革举措、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切实体现全面提高质量的要求,推进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的转变,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练内功、比内涵、强底气,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袁贵仁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抓好关键环节。一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把提升人才创新意识、学科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水平统一起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发展需求,推动校校、校企、校地合作及国际合作,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三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表彰激励。四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要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大省级统筹力度,优化体系结构,推进资源共享。五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要以开放促改革,统筹国际国内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袁贵仁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一是落实领导责任。高校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办学治校上来,真正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二是构建标准体系。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完善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质量评估制度,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要完善质量督查和监测检查机制,强化高校自我评估、专业评估、第三方评估以及一些专业的国际评估。四是总结推广经验。要尊重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试点探索,注重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发挥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制订行动计划。各地各高校要做好质量现状的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制订提高质量的具体计划,校校有行动、人人负起责,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工作安排作了说明,上海市教委、安徽省教育厅、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贵州大学、三江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了大会经验交流,209个单位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会上还对《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征求了意见,并于会前发布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和《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代表参加会议。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要求,推进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探索。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只有一个多世纪时间,从晚清到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行,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风气,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高等教育仍然向前发展,涌现了一批名家大师,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中西部和边远地区新办一批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文革结束以后,高等教育开改革开放之先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辉煌。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数为40万,毛入学率只有2.7%。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年招生人数达681万,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撑和社会服务。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

      (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国已连续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必须看到,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一方面,经济增长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新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欧债危机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不利影响增大。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老问题更加突出。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才能为持续繁荣开辟新的空间。未来十年是中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必须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创造寻求新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高等教育战线必须自觉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崇高使命。

      (二)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新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新方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大国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两个现象值得重视:一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二是一些亚洲国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这两种现象反映,在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中,各国都选择了自身的发展重点,各急所需,各补所短。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明确战略思路,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赶超步伐。

      (三)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入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比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使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资金、技术、人才流动频繁,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又如,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再如,知识创造爆发性增长,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正在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要求高等教育提供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些新趋势为提高质量带来了后发优势,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新跨越。

      (四)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国际论文发表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总被引用数仅居世界第七。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比如有的用人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基本的职业训练不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吃苦奉献意志还需锤炼。有的地区和高校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改革动力不足,还没有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生命线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不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战略谋划,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改善,来源日益多样化,但仍然存在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少数教师没有统筹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保证。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

      一要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完善教学名师评选制度,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二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现在有的高校教师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平等的学术争鸣。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同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要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育”的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引”的关键是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要面向世界招聘一流教师。目前“千人计划”高校入选人数占全国的63%,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构筑相互衔接配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多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学校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缺少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难以激发学生学术探究的热情,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不强。加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人才培养立德为先、立学为基,既要加强专业教育,注重“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也要加强思想品格教育,注重“树理想、强意志、勇实践、讲奉献”,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对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让学生知识面更宽,就业面更广。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探索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要加强校际交流,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让学生分享各校的学科优势,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多元的校园文化中熏陶成长。

      二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课程多但挑战性不足,有的高校课堂越来越大,公共课动辄几百人,互动讨论难度比较大。要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创造思维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还要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力度,把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课程开放共享。

      三要创新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学习方式出现许多新特征,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但不少学生仍然把分数、文凭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的自主学习课程,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本科是大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世界一流大学无不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要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决避免本科教学被弱化的现象。本科阶段要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为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要发挥好“本科教学工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辐射作用,调动所有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

      现代大学的功能已拓展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落实好提高质量的战略任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要把握好“四个协同”。一是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协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骨干和技术创新生力军,一方面要瞄准基础前沿,取得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和服务,为落实主题主线作出新贡献。二是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协同。高校内部要优化学科结构、推进跨学科交叉,这是产生新理论和新发现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动院系、专业、学科的开放,改变“一个教授+几个研究生”的封闭科研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手段的集成。高校对外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善于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三是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必须协同。推进科教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加入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四是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协同。重点是打破壁垒,理顺关系,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完善知识产权、期权、税收等政策,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创业,把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

      二要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实践锻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实践比较少,亟需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很高,在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者。但目前实践育人机制仍有待健全,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够、社会配合度不够的问题,大学生通过社会服务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渠道不多。高校必须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确保学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财政支持、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形成支撑社会实践的网络。基层最需要知识和技术,应当成为高校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的主战场,要鼓励师生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扶助困难群体,拓展志愿活动,接地气、知实践、动真情,增加对国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起作用、长才干、做奉献。我国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变化对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知识学习和职业培训体系,探索与企业和政府联合培训的模式,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

      三要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参与文化强国建设。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但目前一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还没有彰显,以文化人的理念还没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发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要激励师生投身文化创新创造,记录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创作更多体现盛世风采的精品佳作,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使学生在文化创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断以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使理论工作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展示旺盛活力。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目前一些高校文史哲专业成了“冷门”,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集聚人才,稳定队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加快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出理想坚定、品格崇高、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的杰出人才。高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会开放,组织好“高校名师大讲堂”、“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普及和共享,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国民素质作出新贡献。

      (四)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彰显特色的重要标志。很多中外名校,每一幢建筑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但也有的大学高楼大厦、富丽堂皇,却感觉缺少文化的滋养。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厚,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一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高校要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合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独立思考、注重创新、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激励和引领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高校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积淀对人一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入。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网不仅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三要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当前高校学术风气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现象,需要从文化和制度层面入手,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培养良好的学术传统。要将诚信教育列入课程内容,纳入教师职业培训,为提升科学道德水准打牢基础。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完善学术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对科研不端行为出重拳、零容忍,使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

      三、改革创新、加强领导,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一)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大学不在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关键要有特色。每一类型、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目前,高校的同质化现象没有根本解决,重要原因在于分类不清、定位不准、缺乏特点。

      一要加强分类管理。分类管理重在形成特色导向,要综合考虑高校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可行的分类管理办法。全国要通盘考虑,加强顶层设计,省级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确定办学定位。

      二要建设优势学科。学科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要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做强做大优势学科,打造支撑质量提升的学科品牌。要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把高校布局结构、发展绩效作为资源配置、专业及招生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法规、政策、拨款、评估等方式引导特色发展。目前,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和师范、艺术、体育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优势,要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不断提高水平。

      三要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有特色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下力气解决办学定位问题,避免盲目追求升格。要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实施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省部共建力度,加强对口支援,支持地方高校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加强高水平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为产业升级培养高水平后备军。

      四要强化质量评价。这是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符合国情、具有公信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本科各专业要制定好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明确基本要求,专业人才评价标准要由行业部门和高校联合制定。要健全评估制度,科学设计评价指标,真正反映办学水平、发挥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在完善中国自己的质量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应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开展专业国际评估。

      (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是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系统。要理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思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质量提供持续和稳定的保障。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办学宗旨所决定的,体现了党的领导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协调统一。这一体制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前提,决不能动摇。要正确协调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把握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职责和校长职权,使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出来。二要切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扩大自主权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高校必须形成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监督机制,具备用好自主权的条件、能力和品格,这就要求政府放权与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步进行。同时,要健全放权之后的评估和外部监督机制。三要加快章程建设,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各高校要完善师生权利、组织框架、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学校的体制和氛围。四要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总结推广高校组建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如何,深刻影响着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重要趋势。建设高水平大学,一定要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把提高国际化水平作为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积极进展,要坚持立足国情、高端引领,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和课程要选准选好,加大引进力度。二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有条件的各高校可结合实际完善管理,相应地增加外语授课和外籍教师比例。三要加强留学生工作。去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首次突破29万,来华留学生总数和我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要实施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同时,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四要把人文交流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人文交流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领域。我国已经构建了中美、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刚刚启动中英、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效应。高校要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挥优势,把人文交流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探索海外志愿服务机制,使学生通过到海外学习和实习,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成为中外友好的民间使者。要提高国际汉语教育质量,与外国高校合作办好孔子学院,使之成为综合性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四)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提高质量的强大合力。中央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省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和完善项目资金、人事编制等保障措施,共同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各高校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质量,及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主要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应该成为全职管理专家,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驾驭能力,也要保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要加快校长职业化进程。学校内部管理要全面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行政人员、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服务质量提高的良好格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懈努力!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所“985工程”高校近期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举措

     

    一、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以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主线,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强化战略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之中。主要举措有:

    1.学科建设。以提高质量和水平为主线,调整学科内部结构与方向,优化学科整体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工科优势,加快理科建设,促进文科突破,加强理工结合,推进文理交叉,重点建设能源、信息、生命、材料和环境等学科领域,着力推动医科发展,注重培育新兴学科,全面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按照“培养、支持、引进、流动”方针,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骨干教师倍增计划,在稳定教师总规模的情况下,力争使骨干教师的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3.教育创新。以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大力实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推进计划、实践教育体系创新计划、未来学者培养计划、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努力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人才。

    4.科技创新。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以提高学术质量为出发点,以强化支撑条件建设和促进资源统筹协调为手段,切实加强科研工作的规划、布局、组织、协调和协同,大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推进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学科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不断提高质量为核心,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力争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示范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迈进。主要举措有:

    1.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招生的互反馈机制以及毕业生就业和社会评价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招生制度、高质量生源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计划、研究生海外顶尖学者讲学课程计划、未来大师培养计划,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研究生质量品牌。

    2.建设卓越人才集群。壮大领军人才队伍,实施国际顶尖学术领军人才发展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建立健全北京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院士制度,造就和凝聚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和名师大家。围绕领军人才配备学术平台和学术助手,形成以领军人才为主导、相关人才为补充和配套的人才集群,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顶尖创新团队。围绕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和基地,建立全球顶尖人才跨国界协同工作体制机制。

    3.大力开展协同创新。依托国家计划,注重与国家创新中心地,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间的实质性合作,积极争取和承载较多的国家协同创新平台,完善一流、高效、协同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形成政产学研的融合发展,用技术转移模式,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三、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举措有:

    1.分层突破,以建设高水平学科支撑办学目标。完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整体布局。分层规划学科建设目标,重点建设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的学科和领域,继续推进学科群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2.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培养质量。坚持英才教育,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学科专门人才、高素质教师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3.面向高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驱动科学研究。面向科学前沿和重大实践需求,有组织地开展协同攻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加强科研平台基地建设,完善科研支撑条件;加大科研成果培育力度,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珠峰工程、种子工程,大幅增加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4.整体推进,以高层次人才带动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把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为各级各类人员的成长提供更完善的专业发展支持,创设吸引英才、鼓励创新、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四、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坚持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办学理念,聚焦培养一流人才和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为上海市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主要措施有:

    1.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各类资源,整体思考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在内的核心层教育体系。以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贯彻本科教育全过程,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为基础,进一步增强复旦专业优势和特色,形成系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书院建设为重点,密切师生之间的广泛联系,改进本科生培养体制机制;重视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和富有活力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的领袖人才。

    2.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结合国家人才战略,积极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实施“复旦卓越人才发展计划”,构建衔接紧密的“卓学—卓识—卓越”三层次教师培养支持体系;有力支持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完善学术评估和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一支能长期扎根、具有复旦学术传统的师资队伍。

    3.构建跨学科科研平台。以建设高水平学术中心为目标,做大做强文理医主干学科,凝练优势技术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体系;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推进学科交叉渗透,加强科研创新平台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研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决策咨询能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水平,努力产生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五、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以“促进内涵、提高质量”为主线,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四个转变”,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主要举措有:

    1形成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和落实“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观,办好“致远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形成符合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造就一批出类拔萃的学术大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雄才大略的精英人才。

    2.促进学科交叉集成。打破学院壁垒,促进人力和智力的汇聚,形成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加强交叉学科特区建设,组建高水平交叉学科团队,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未来竞争优势。加强多学科的系统集成,实现优势叠加。

    4.实现文理跨越发展。明确优先发展次序,采用超常规的举措发展理科和人文社科,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文理科创新文化,在大师、质量和特色上实现突破,提升文理科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文理学科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基础学科对其它学科的支撑作用。

    5.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积极鼓励问题导向的探索性研究,开展100项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或人类生活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问题研究,将科研活动从以跟踪为主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超前布局为主的主动模式。加强科技成果对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在船舶海洋、信息电子、先进制造、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以提升质量和内涵为主线,坚持“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步伐。主要举措有:

    1.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紧紧抓住卓越人才培养主线,坚持大学生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国际化教育、实践教育传统特色,建设形成以“三大联盟与三线联动”为核心的开放式、立体化“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2.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的水平提高,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强拔尖人才和国际一流专家学者的引进工作,带动优秀学术团队的全面发展,建立多种形式的人事管理、内部分配和薪酬激励制度,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队伍。

    3.促进建设一流学科和学科群。以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与学科群形成为目标,对相近和相关的学科进行优化重组,促进一级学科内部结构的完善。遴选一批有发展潜质的学科,注重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实现优势学科更强,特色学科更优,潜力学科凸显特色;打造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医工互动、艺术与理工交汇的学科平台,深化“交通运输与装备学科群”等4大学科群建设。

    4.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以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为抓手,重点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引导,抓两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分层次(顶尖科技人才、中青年科学家、青年后备人才),构建和完善“三横两纵”(学校-院系-课题组(团队)、学校和高等研究院)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

     

    七、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具有南京大学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道路,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举措有:

    1.优化结构,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按照关联性与选择性原则,促进优势文理科向现代应用性高新技术工程学科的拓展,强化学科之间的结构关联与相互支撑,突出以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核心的学科群结构建设;按照有序成长原则,以“长远性、基础性、带动性”为标准,推动新兴与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按照内涵式协调发展原则,实行“金牌”学科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高水平学科引领式发展计划、重点学科建设推进计划、新兴交叉学科和优势学科群建设计划、特殊学科跨越式发展计划,提升优势学科在国际国内地位。

    2.提升质量,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四个融通”理念,推广“匡亚明学院”成功经验,探索分类培养机制,完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三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实施优质生源质量工程推进计划、英才计划、研究生创新工程推进计划、优秀导师和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

    3.以人为本,建设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紧密结合我校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通过建立制度化的人才引进系统、扩展专职科研队伍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来实现资源扩展和提升;通过薪酬改革、晋升制改革、分类评价体系、人员流动机制和人才特区等改革措施来激发队伍活力;大力实施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精英人才计划、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管理骨干培养计划,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八、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坚持创造与传播知识、保护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追求教育卓越、研究创新和服务效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建设。主要举措有:

    1.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技与创意设计类卓越教育培养方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博士)等卓越教育计划,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推进分层教学、小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以“竺可桢学院”为塑造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基地,培养高素质的未来科学家和行业领军人物。

    2.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布局。重视基础学科对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实施“一流基础学科建设计划”。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计划”。以现代化建设战略需求和国家目标为导向,以重大研究项目为纽带,深度发展应用学科。科学预见、积极部署、培植和优先发展海洋学科等一批战略性新兴学科,为学校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3.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解决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基础科学问题为核心,大力加强学校基础研究地位和水平,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知识创新体系。以国家、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为目标,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航空航天国防科研为特色,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提升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专用技术研究能力,融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为社会经济服务为导向,打造贯通上中下游的科技创新链,增强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能力,建设服务创新体系。

    九、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按照“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办学思路,坚持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注重解放思想、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主要举措有:

    1.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牵引,大力实施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创新课等8大计划,完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求是学部为载体,推动多样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探索“2+1+1”模式的技术科学型和“3+1”模式的工程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科-管理学科”、“工科-法学学科”、“工科-艺术学科”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以问题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推进复合式考试方式的改革,逐步从考核“学习成绩”为主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

    2.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研究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管理办法,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与学科建设发展相衔接;研究完善特聘研究员计划、北洋学者-讲席教授计划、海内外学者学术休假合作计划等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形式灵活多样的高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方式;制定实施“北洋青年学者计划”等措施,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制定实施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加强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建设。

    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基础研究的水平作为衡量各学科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化对大项目好项目前期培育的支持;设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大项目好项目的前期培育经费,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提升对大项目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能力,建立跨学院的协同攻关和科技资源共享的机制,形成若干多学科攻关群体和跨学科平台。

    十、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始终贯穿“提高办学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努力遵循“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路径,到2015年末使学校进入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前列。主要举措有:

    1.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依托理科优势,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和力学等基础科学班和基地班,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统筹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设计开发型和研究型等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统筹师资、课程、实践等各类资源,在部分学科试行本科、硕士、博士的贯通培养;逐步推行“数学+金融、物理+电子、化学+X、力学+X、外语+X”以及“X+管理、X+经济、X+哲学、X+软件”等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集群与交叉优势。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国防资质体系为核心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成立国际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门研究机构,建设和完善以各级各类研究基地为主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3.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合理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追求卓越、快速成长的学术生态环境,造就更多的教师成为培养精英人才的教学名师、引领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方向的学术大师和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著名学者,显著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上一篇:决策参考(总第20期)

    下一篇:决策参考(总第18期)

    关闭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